近日,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我校3支参赛队伍喜获佳绩,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建设工程学部刘亚坤教授、张帝副研究员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大连理工大学获优秀组织奖。
大连理工大学参赛队队员及指导教师合影
本次大赛以“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利用多种技术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进行实物作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注重节水优先、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为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吸引了119所高校的320组作品参赛,最终95所高校156组作品进入现场总决赛。
由刘亚坤教授、张帝副研究员指导,肖彦姿、郑龙、金勇成、屈超然和王益彤设计完成的作品“一种新型的‘十字吸沙’水沙分离旋流装置”获得特等奖。
特等奖获奖作品及团队成员
作品解决了上游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由于泥沙淤积会产生削减库容,影响航运条件,大型船只无法运行,堵塞船闸设备等诸多不利影响。近年来人们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都存在着耗水量巨大、无法满足水库再水流量、影响下游地区、风险性大、不确定性高等问题。因此,团队设计一种新型的“十字吸沙”水沙分离旋流装置,充分利用水流动能和旋转流态,推动底部十字吸沙管转动,搅动底部泥沙启动,在抽沙泵作用下排出至沉砂池当中,同时回流清水。解决了工程痛点,充分节约能量,可以应用于上游水库的除淤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由张帝副研究员、刘亚坤教授指导,郭萱、章程、贺志涵、王文宬和贾维涵共同完成的参赛作品“一种新型的‘多竖缝-池堰’组合式高效鱼道”获得特等奖。
特等奖获奖作品及团队成员
鱼道是目前用来缓解水利工程对鱼类和河流纵向连通性影响的常用工程措施。然而目前已有的鱼道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鱼道水流不适应过鱼对象、鱼道内水流结构不够合理、鱼水两者之间缺乏协调性等。该作品在传统竖缝式鱼道和池堰式鱼道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竖缝-池堰”组合式高效鱼道。具有过鱼品种广泛、过鱼效率高、生态效益好、运营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有多种洄游性鱼类、生境破碎化的河流,秉持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的原则,契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由张崇伟副教授指导,马主迪、王维君、王瑜、刘芳瑜和吴晓燕设计完成的作品“基于新型软体坝的海洋水库设计”获得一等奖。
一等奖获奖作品及团队成员
作品基于目前开发山区枯水季水资源的内陆水库已逐步不能满足我国城市用水需求理念,提出一款新型海洋水库设计,将治水思路由“引洪入海”转向“蓄洪于海”。软体坝与隔栅的创新搭配及布置既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对海洋环境、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更是从“量”和“质”两方面保证了更加优良而稳定的淡水资源。设计成果将推进生态型水利工程双向发展,成为解决沿海淡水危机的新型蓄淡工程。